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hangjiew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55章 面包与马戏
  西地中海东部,第勒尼安海,埃奥利群岛。
  埃奥利群岛位于西西里岛北方,亚平宁半岛西部,由七座大岛屿和五座小岛屿组成,是一座火山群岛,距离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距离都很近,得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风神埃俄罗斯,因此也被称为“风神群岛”。
  虽然埃奥利群岛的地理位置看上去还不错,但由于西西里岛与那不勒斯本身就很近,这座群岛的中转重要性大大降低,土地较为狭小,产出较为匮乏,常住人口并不算多,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利帕里岛上。
  这座群岛在几十年前被阿拉贡上代国王阿丰索五世并入那不勒斯王国,也跟随那不勒斯王冠一起成为了国王斐迪南一世的私有物。
  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是东罗马皇后莱昂诺尔的表兄,与她的关系一直不错,那不勒斯王国也因此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盟友之一,双方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然而,斐迪南一世也对东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有所警惕,并不想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下级附庸,维持了“亲近而不妥协,和善而不顺从”的外交方针,一方面依赖东罗马帝国的贷款和贸易分红填补亏空,一方面拒绝东罗马帝国的过度干涉,加强自身权威。
  当然,以撒统带下的东罗马帝国从不吃亏,既然那不勒斯想跟着东罗马帝国瓜分些许大航海利益,那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几十年的交往和谈判中,东罗马帝国逐渐从那不勒斯手里得到了不少商贸特权,那不勒斯王国向东罗马帝国出口粮食,羊毛等农牧业产品,东罗马帝国则向那不勒斯出口丝绸,呢绒,宝石等高级手工业制品,双方收税都比较低。
  东罗马——阿拉贡战争中,那不勒斯王国虽然拒绝直接出兵,也没有让东罗马军队借助那不勒斯领土跳往西西里,但依然提供了不少帮助,不仅向北非领地提供了不少战争物资,还在包括埃奥利群岛等岛屿中严打拉丁海盗。
  除此之外,或许是因为对阿拉贡的特拉斯塔马拉支系怨念太深,又或许是欠东罗马皇帝太多债款,那不勒斯的斐迪南国王第一个承认了卡洛斯对格拉纳达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正统宣称,罔顾了阿拉贡王国的外交抗议。
  作为回报,东罗马帝国将一片位于几内亚海岸上的殖民地送给了斐迪南一世,并允许那不勒斯船队在东罗马殖民地任意停靠,进一步将他们绑上东罗马帝国的战车。
  时代变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这样古罗马时期的膏腴之地由于缺乏手工业基础,逐渐被曾经荒芜的北意大利迎头赶上,一个地域不算太广阔的农业国家是很难对东罗马帝国手工业带来多大威胁的。
  埃奥利群岛的利帕里岛上,一座庄园隐藏在树林深处,庄园内,人员穿梭不止,印刷机响彻不停,一张张文件被办事员们汇总起来,交给他们的主管。
  最大的办公桌前,年轻人伏案而写,羽毛笔沙沙响动,一行行拉丁文字浮现纸上。
  他叫卡尔菲斯,祖籍东罗马帝国的帖撒罗尼迦,曾在文官考试中由于优美的文笔而崭露头角,也因为过分激进的主张而备受争议。
  考试结束后,卡尔菲斯被任命为品都斯大区的政务员,主持圈地运动改革,在任上,他再一次开始写作,对东罗马帝国目前面临的处境进行了深刻剖析,坚定地相信着“修昔底德陷阱”,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罗马民族要想将中兴盛世维持下去,必须竭尽所能地强大起来,对弱小民族的压榨和剥削是完全合理并正义的,而执行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是伟大的皇帝及其继承者,帝国内部的其他声音都必须消失,只剩下皇帝的发号施令。
  他的见解与东罗马帝国“言论自由,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百齐放”的既定政策格格不入,就连皇帝也对他所说的“严格的思想管控”极不感冒,既不想让百姓们把自己当神来崇拜,也不想因为过度的管控埋没了人才。
  但是,卡尔菲斯在政务上的天赋就显得乏善可陈,几次考绩都只是刚刚及格,这也让他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清晰:会写文章,会搞宣传,但不会办实事。
  1474年,东罗马帝国的“金元外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对西欧国家的干涉政策从军事转向经济,从暴力转向温和,在此背景下,卡尔菲斯提出“宣传论”,认为人民群众本身是无知而善变的,谁掌控了发言权,谁就征服了群众,一次好的宣传胜过十万雄兵。
  在他看来,最开始的金元外交具有相当大的漏洞,如果当地百姓对东罗马帝国产生了太多的仇恨情绪和抵触心理,东罗马商品和东罗马银行也会受到抵制,要想将这套政策落实下去,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外,还必须开展对应宣传。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皇帝赞许了他的建议,开始筹备东罗马帝国宣传部,分为内宣署和外宣署,卡尔菲斯被破格提拔为外宣署的署长。
  尽管没能得到他最想得到的内宣署署长之位,卡尔菲斯还是对皇帝的拔擢十分感激,将外宣署的办事处设置在了东罗马帝国的佛罗伦萨租界中,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卡尔菲斯迅速编写了一份宣传指导手册,对包括教士,报纸,吟游诗人,马戏团等宣传媒介进行了系统性解释,优点,缺点,利用方式……十分清晰。
  卡尔菲斯认为,随着识字率的提高,报纸无疑是未来的宣传重心,但现在,除了中北意大利的大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都不太行得通。
  卡尔菲斯很快就在佛罗伦萨的东罗马租界区创立了第一家报社,为其取名为《佛罗伦萨自由报》,在上面描绘东罗马帝国的美好生活,抹黑美第奇家族的独裁丑态,还将东罗马帝国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一股脑地刊登上去,为陷入迷茫的佛罗伦萨市民勾勒出一个近在眼前的完美国度,在报纸上对东罗马帝国“开明专制”和“市场自由”的制度大书特书,明里暗里对不奉行这一套政策的政权提出讽刺。
  为什么你们的生活没有东罗马公民好?一定是因为你们的政府没有使用东罗马帝国的制度,你们得站起来推翻它,至于到底能不能在推翻后获得更好的生活,东罗马帝国不管。
  卡尔菲斯还在东罗马原有报纸的基础上刊登了许多“没什么用”的小故事,诸如帖撒罗尼迦小孩路不拾遗,君士坦丁堡送奶工当街批评皇帝政策而受到表扬,昔兰尼加农民通过不懈努力当上了议员……这些东西虽然有所夸大,但在如今的东罗马帝国都是有迹可循的,接受任何质疑,接受访问考察。
  除了这些针对中产市民的报纸外,卡尔菲斯还招揽到了一些文人墨客,为富商贵族和小姐夫人们量身定做了一些没什么意义的闲暇读物,言情,战争,冒险,无所不包,在其中大力吹嘘伊萨克皇帝的英明神武,查士丁尼皇子的人格魅力,阿莱克修斯皇子的英俊潇洒,顺便在其中夹带了不少关于东罗马奢侈品的描写,长篇累牍地介绍着皇帝和皇后的着装如何尊贵,香水如何芬芳,首饰如何精美,工艺如何繁琐,原材料如何珍惜……
  在面向最底层群众时,卡尔菲斯又换了另一种方法,不再通过报纸和小说这种有识字门槛的媒介,而是将重心放在了简单易懂的诗歌和杂戏上,派人把皇家史官莱克顺手所写的剧本和诗文一股脑抄了过来,安排给受外宣署资助的吟游诗人。
  于是,不出几月,《伊萨克大帝北欧猎龙记》,《查士丁尼骑狼训蛮夷》等一系列诗歌开始在意大利城市中流行起来,皇家史官莱克虽然毫不在意真实性和严谨性,但他的文笔依然相当出色。
  卡尔菲斯还组织人员,编写剧本,以一位米兰难民的口吻,讲述暴君加莱亚佐如何残害百姓,他如何受到东罗马帝国的救助,如何一路历险,如何从米兰到马耳他,从马耳他到迦太基,又如何最终被一位贵族小姐看中,成为了君士坦丁堡的大富豪。
  卡尔菲斯将其称为《奔向文明》,安排一些杂戏团队在各大城市巡回演出,一样夹带了大量私货,讲述着东罗马帝国的繁荣开放,描述着东罗马商品的物美价廉,这些故事会随着人员流动从佛罗伦萨传入米兰,从城市传入乡村。
  卡尔菲斯的工作消耗了大量资金,起初被几乎所有东罗马官员嗤之以鼻,但短短半年时间里,从意大利前往东罗马帝国的移民极速增多,从意大利大城市而来的奢侈品订单也迅速增长,卡赞勒克玫瑰香水和米斯特拉斯皇家丝绸成为了不少贵妇小姐炫耀攀比的必需品。
  巨大的成功堵上了所有人的嘴,也让卡尔菲斯坚定了自己的宣传理论,他立刻在拉古萨,威尼斯等城市也开设了外宣署的分部,扩展宣传业务。
  一个月前,卡尔菲斯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要求他们为西西里战争造势宣传,主要面向西西里岛的民众。
  东罗马帝国的战争宣传早就有了,但基本上是面向国内,在别人的地盘上通过舆论宣传挑起事端,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外宣署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卡尔菲斯综合自己的历史,地理和宣传等知识,决定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由于西西里岛的文化水平过低,报纸被首先放弃,卡尔菲斯选择了吟游诗人,行脚商人和朝圣者作为主要媒介,通过这些流动性强的人群把想要传达的消息传播到位。
  第二,卡尔菲斯将自己的“指挥部”放在了位于那不勒斯王国的埃奥利群岛,这里距离西西里岛非常近,最近处仅有两百米,用小船即可抵达,接收消息和传递消息都十分迅速。
  于是,在他的资助下,一大批来自意大利的吟游诗人,行脚商人和朝圣者进入西西里,他们中,有些人还会在各大城市布置信鸽位点,加强信息交流。
  “卡尔菲斯大人,稿子写出来了,请您过目。”
  一位职员走了过来,把一份文稿递给卡尔菲斯。
  卡尔菲斯一看,顿时皱起了眉。
  “都说了不能直接使用事实消息,必须经过加工修改,你怎么就是不听!”
  卡尔菲斯指向一段话。
  “帝国大军在西西里南部成功登陆,伊萨克皇帝成功击溃当地民团武装。”
  “改!”
  卡尔菲斯指点着。
  “帝国解放军与西西里自由军在岛屿南部成功会师,伊萨克皇帝得到热烈欢迎,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
  “就这样改!改完了就发给还在这里的朝圣者团!让他们赶快登岛!”
  “还有这里!”
  卡尔菲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职员。
  “你告诉我,什么叫巴勒莫地区的西西里地方军被西班牙雇佣兵直接击溃?皇帝能满意么?西西里人听了,还敢反抗么?”
  “西班牙雇佣兵仓皇前进颓势尽显,西西里自由军稳步后撤潜力无穷,这样不好么?”
  “西西里到处都是山,巴勒莫的消息没那么容易通过陆路传到其他地方,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职员连连点头,接过文稿。
  “我看,陛下说的没错,像我这样的人才真是太少了,以后还得专门在大学中开设新闻学专业。”卡尔菲斯摇着头,嘀咕着。
  “还有那几支戏团,我们用不着他们了,让他们立即乘船前往西西里南部,皇帝要用!”
  ……
  正值晚春,天空晴朗无云,西西里岛南部,利卡塔小镇东部的海滩上,东罗马帝国的大军陆续登陆,成群的舰船在海面上巡弋,前锋部队在陆地上巡逻。
  海滩西北的高地上,以撒凝望着如蚁群般繁忙的士兵们,这已经是最后一批西西里登陆军,待他们登陆完成,东罗马帝国在西西里岛上的总兵力将超过两万。
  作为一个海权国家,东罗马帝国对海军登陆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已故的海军统帅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曾经奉以撒之命组建了一支海军陆战队,他们会在大型登陆战中先一步抢滩登陆,为后续部队开辟滩头阵地。
  建筑行业的革新让东罗马工程兵团的重要性节节攀升,这些工兵平时会被分配给每一个军团,在大型战役时会被集中起来,他们将使用混凝土结构为登陆部队修筑简易堡垒,为大军开拔砍伐森林,修建道路和浮桥。
  从巴尔干驱除突厥后,东罗马帝国便很少在本土作战,为了减轻战争对本国百姓的伤害,东罗马军队在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登陆作战时很少征用民夫,后勤工作通常由奴隶射击军等二线部队负责,后勤部门还会携带大量的牲畜,减轻大军对人力的消耗。
  除此之外,战车部门也会在每一场战争中携带着大量原材料抵达前线,就地制作改良马车,为士兵们运送补给的同时,也能加快行军速度。
  由于东罗马军队长期依赖海上运输,在内陆战争时常常会因为补给问题被迫放缓行军速度,这一弊端在大土耳其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改善这一痛点,以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选择扬长避短。
  建筑材料,骡马牲畜,马车原材料……这些东西都能通过海路运输,东罗马帝国凭借这种方式规避着陆上后勤的短板,发扬海上运输的长处。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使得东罗马军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后勤调动,进军速度超乎寻常,对国内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坏处也是有的,那就是实在太费钱了,近两年来,由于以撒不愿意对国内人民收取战争税,也不愿征调民夫参与作战,一连串的战争再一次让东罗马帝国的财政陷入窘迫,若不是阿尔布克尔克在东印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彻底垄断了印度贸易,以撒的钱包又得变得空空如也。
  不过,目前的东罗马帝国最缺的便是人口,拿钱换人,从长远上来看,绝对稳赚不亏。
  “差不多了,让易卜拉欣沿既定目标向大城市进军吧,我还有其他事情。”
  收回目光,以撒向身边的亲卫吩咐着。
  “我还得去看看那几个流民营地。”
  亲卫点头称是,跨上战马,前往易卜拉欣的大营。
  以撒看了看还算有序的滩头阵地,策马离开,在亲卫队的陪同下,来到位于营地东方的破败小村。
  西西里晚祷事件发生后,在东罗马帝国的挑拨下,西班牙人和西西里人的矛盾集中爆发,在阿拉贡势力稳固的大城镇中,西班牙雇佣兵开始搜查迫害西西里民众,在小镇和广大乡村中,西西里民众则向无辜的西班牙侨民挥起屠刀,同时抗拒征兵,抗拒缴税。
  这场风波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西西里岛的社会秩序,西班牙军队为了物资和金钱,不得不加重对岛民的剥削,凡是胆敢反抗的村镇都等来了血腥镇压,那些老实温顺的村庄也并未得到更好的生活,税收反而继续加重。
  除了底层民众之间的争斗外,西西里本地贵族和西班牙贵族之间也产生了矛盾,由于利益和感情上的关系,西班牙贵族的负担往往比西西里贵族的负担轻上很多,这让不少西西里小贵族十分不满,对百姓的反抗持默许态度,借此渔利。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西西里岛是相当重要的农业基地,人口超过七十五万,经历过阿拉伯人,诺曼人,法兰西人和西班牙人的相继征服后,哪怕过了这么多年,这里的人口也没有得到多少增长,大概维持在九十余万。
  尽管这个数字对法兰西王国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希腊语人口仅有六百余万的东罗马帝国来说,这已经是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再者,西西里山脉丘陵广布,交通极其不便,如果无法处理得当,广大的内陆并不能为帝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反而会严重拖住帝国的兵锋。
  很显然,东罗马帝国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改变西西里岛的主要民族构成和主要语言习惯,要想和平统治下去,只能争取西西里民众的支持,采取怀柔政策。
  这里可是传统拉丁文化区,要是真像对待穆斯林那样采取暴力手段,一定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在安纳托利亚的同化尚未完成前,西西里只能留待以后。
  于是,以撒将保护民众作为了东罗马帝国在西西里岛的基本方针,东罗马帝国必须让西西里人民感受到生活在帝国之下的好处,必须改变他们目前的困窘局面,才能使这群桀骜不驯的山民承认帝国的统治。
  登陆之后,以撒立即瞄准了西西里民众的生活痛点,决定从衣食住行及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让他们感受到东罗马帝国的与众不同。
  目前,西西里岛仍然处于封建贵族的统治下,无论是西班牙贵族还是西西里贵族,都不可能为百姓带来多好的生活,西班牙贵族自不必说,是东罗马帝国必须予以清除的一类人,西西里本地贵族也必须进行甄选,温和者可以保留,反抗者则坚决扫清。
  以撒策马而行,建立在平缓山坡上的破败村落近在眼前。
  西西里南部的海滩阳光充沛,美不胜收,但在旅游业出现之前,这份美景无法为当地人民带来多么美好的生活,金黄沙滩,连绵峰峦,雪山深谷……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则美矣,却显然不适合农业的发展。
  这里算得上西西里岛最贫瘠的一片地区,由一位男爵统治,他虽然是个西西里人,却迎娶了一位西班牙贵族小姐作为妻子,不仅在自己的领地上横征暴敛,还拉出了一支一千余人的民兵队,硬是要为他的国王献上忠诚。
  结果是,东罗马帝国的先头部队直接将其击溃,男爵大人当场惨死,少量骑士也大多死亡,西西里民兵向帝国投降。
  这些人都是面黄肌瘦的农民,没有任何战斗能力,以撒让他们吃上了久违的饱饭,给了他们不少粮食,将他们放了回去,让他们传播帝国的恩德。
  往后,东罗马帝国对西西里岛的半自治统治将分为两个部分,在直接解放的土地上实行行政制,在那些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的地方采取封建制,时间一久,百姓们会明白,谁才能更好地代表他们的利益。
  随后,以撒在这座小村设置了一个流民营地,当地的临时政府全部由西西里本地人组成,十里八乡的饥饿农民只要愿意,都可以到这里接受帝国的接济。
  虽说是帝国的接济,但这些物资全是以撒个人提供的,纳税人的钱只能用于内部建设,只能用于为本国百姓谋福利,面向外部的慈善活动只能来自于私人或慈善团体。
  为了在西西里岛上营造出亲民而仁德的好名声,以撒自掏腰包,从埃及购买了一大批廉价小麦面粉,又从国内购买了不少普通衣物,提供给西西里岛的平民。
  除此之外,以撒还要求宣传部请来了一批戏团和吟游诗人,为这些平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歌颂东罗马帝国的美好生活。
  以撒将这个项目称为“面包与马戏”,这原本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一项工程,被后世的评论家们认为是统治阶级麻醉穷苦百姓的“精神鸦片”。
  但是,不管后世的清高评论家如何站在道德高点诋毁讽刺,古代平民依然很喜欢这种慈善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有吃有穿有娱乐,还都是免费提供的,这已经完全足够了。
  流民营地中聚集了不少人,以撒聘请的戏团正在营地的空地上表演《色萨里牧民的爱情》,面包师们忙前忙后,把香气扑鼻的小麦面包装进箩筐,再运到流民们的手边。
  一边看节目,一边吃面包,西西里流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不时抓着来自东罗马帝国的面包师问这问那,显然对戏剧中描述的美好生活心驰神往。
  官员们的工作还算不错,以撒的政策基本落实,以撒轻轻点头,没有直接过去,而是站在远处想着心事。
  西西里岛将是东罗马帝国征服的第一片大型拉丁公教地区,对这里的治理政策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如果能够成功得到一个普适方案,将会对后人可能的征服提供重要帮助。
  现在,近现代民族主义尚未诞生,尤其是意大利,几乎是一地散沙,一切都得趁早。
  地方豪强的顺服,普通民众的归心,以撒已经找到了一些不错的方法,只需一场决定性的胜仗,西西里岛就会重新回到帝国手中。
  但是,还有一支重要力量,尚未对东罗马帝国的进军发表明确意见。
  西西里的拉丁教会。
  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宗教礼仪纠纷,还涉及到东罗马皇帝与罗马教宗的叙任权之争,需要妥协与谈判。
  在以撒看来,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宗教差异其实并不大,很多价值观都是一样的,东正教百姓对天主教百姓的接受度远比对穆斯林高,等宗教改革开始后,天主教会也许还会寻求“兄弟教会”的神学支持。
  当然,如果是威尼斯人这样与东罗马帝国有深仇大恨的族群,那就得另当别论。
  以撒挥挥手,叫来一位传令兵。
  “叙拉古的大主教不是派了一位代表过来吗?你去找他,让他来见我!”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