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hangjiew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96章 基利安·史密斯和第一个课题项目
  和想象中的米国科学家形象不同,史密斯教授个子很高,身材很匀称,有明显的健身痕迹。
  发型就正常了许多,一个典型的地中海。但人看起来很精神。
  如果无法联想,可以试着想象一个低配版杰森斯坦森的形象。
  至于他的学术成就,就更不用多说。当初发现μ子反常磁矩的,就是史密斯教授的团队。
  毫不夸张地说,他在这一领域至少领先张忠尧以及国内一众教授五年时间。
  “史密斯教授,你好!”
  徐凌率先伸出了自己的手,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欢迎来到我的实验室。”
  史密斯同样伸出了手。
  对于张忠尧的得意门生,他自然是有好感的。
  一次握手,标志着徐凌正式进入实验室。
  ……
  对徐凌来说,进入实验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阅海量论文资料,搞清楚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并找到自己的定位。
  史密斯对徐凌也不是不管不顾,一口气扔给了徐凌十几篇论文。很多都是史密斯实验室自己产出的。
  而对于这些论文,徐凌自然来者不拒。
  再加上实验室的人还没来齐,也没什么工作,空余时间很多。
  一连好几天,徐凌都沉浸在论文的海洋里。
  《具有前向μ子探测的高能μ子对撞机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宽度和耦合》
  《中微子簇的超流动性问题》
  等等。
  从这些论文和史密斯教授的介绍中,徐凌了解了实验室研究问题的冰山一角。
  实验室一直有一个长期的研究方向,就是研究μ子中微子,以及非标准模型。
  还有两个灵活变动的方向,目前并未确定,可能是学校的一个新的研究要求,也可能是某个学生的突发奇想。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徐凌进入到实验室的第七天时,平静终于被打破。
  实验室又来了一位新人,而且将是最后一位。
  这是一位女性,白皮肤,红棕色头发,椭圆的脸形,面色红润还带有一些细小的雀斑。
  第一眼看上去,就不太像米国人。
  “大家好,我是伊莲,来自索邦大学。
  ……”
  她很自然地做起了自我介绍。
  不出所料,这位姑娘是珐国人。
  索邦大学是珐国著名的学校,也是玛丽·居里的母校,长于数学领域。
  不只是大学,她英文发音的特点徐凌也很轻松就能分辨出来她是珐国人。
  珐语的习惯是,“h”不发音,同时“r”发一个小舌音。
  有很多人都说珐语是世界上最浪漫的语言。
  然而,在徐凌看来,却不是这样。
  一个软软糯糯的珐国少女颤抖着喉咙,发出轻轻的小舌音那当然是浪漫的。
  但如果是一个老大爷,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小舌音就会变成如同卡痰一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样一想,是否还会觉得浪漫呢?
  而和伊莲一同来到实验室的,还有一个与加州气候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
  《探究大气μ子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由于这个项目并不复杂,作为实验室新人的徐凌和伊莲也能够参与进来。
  不复杂,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意义。
  一方面,大气μ子主要由宇宙射线和地球相互作用产生,因此,研究大气μ子,有助于揭示宇宙射线的起源、加速机制和传播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对μ子的状态研究,可以反演大气的相关特征及其变化,从而研究气候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和气候研究中心合作的原因。
  但课题的重点还是μ子的行为,这是史密斯实验室所关心的,气候中心最后不过是拿一份分析数据,自己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而对于宇宙射线,徐凌充满了兴趣,研究宇宙射线是寻找磁单极子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他可从未忘记。
  但让徐凌感到惊讶的是,可能真的是问题太简单了,史密斯教授不准备亲自出马,课题负责人的位置交给了一位师兄。
  ……
  九月三日,课题正式开始。
  气候中心来了几个专家,和加州理工一方在一起展开了开题会议。
  会议很简单,一群人围坐在会议室里,每个人面前只摆了一杯咖啡。
  “道尔森博士,你们有问题的研究方向了吗?”
  气候中心的负责人率先开口。
  而道尔森博士,就是负责项目的师兄。
  思考片刻,他说道:“相关的探测器,我们是已经具备的。
  而我们要做的,第一是找到探测器处的μ子速率与作为大气深度函数的μ子产生能谱之间的关系。
  第二是要将μ子产生能谱与通过对各深度温度剖面加权来计算有效温度的权重联系起来。”
  “好,你们有目标就行,毕竟你们才是主力军!”
  气候中心的一个小老头说道。
  随后,一群人针对刚刚提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徐凌时不时也能说上一些自己的看法,其他人也不会因为徐凌的年龄而忽视他的观点。
  就连刚刚进入实验室的伊莲也能说上话。
  这让徐凌很有认同感。
  两个小时后,会议结束,走在回实验室的路上,徐凌有些感慨。
  在华国,开题一般怎么开?特别是这种不大不小的课题,而且有多方合作的时候。
  答案是,以“酒”开题。
  一些搞研究的,组一个酒局,把组内大佬喝开心,把投资老板喝开心。
  因为这类项目不难,成果是看得见的,把别人喝开心了,自己的论文就有保障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还有不少人另辟蹊径,成了什么“学术妲己”这样的人物。
  除非是真正重要的项目,或者真正踏实做学问的,很少有人能摆脱这一套。
  而徐凌在这里所看到的却是大相径庭。清清爽爽,一人一杯咖啡就足矣。
  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学术问题。也没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出现。
  至于米国的整个学术圈,有没有那些问题,徐凌也不知道,但至少目前正在经历的这次课题,让徐凌很有好感。
  (本章完)
网游竞技相关阅读More+

友情变质(纯百强制爱扭曲1v1)

停欲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梁上君子

我好像遭遇了美人计(纯百)

四月四

缘浅(百合abo)哑巴A

0美雪

谋卿

夏阳冬雪

苦水

周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