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十万精骑
还是那个问题,守益州必守汉中。
若是汉中丢了,益州始终都会面临威胁。
因此张松请刘备前来,目的不仅是为了守住蜀中,更是为了在汉中丢失后伺机夺回。
只要汉中在手,哪怕是在刘备手中,起码短期内刘范便可高枕无忧。
刘备闻言,毫不犹豫的应下。
帮助刘范,对于刘备而言是分内之事。
而且对于益州,刘备说不感兴趣是不可能的。
若要兴复汉室,益州必须要拿下。
但是,田泽大敌当前,刘备不可能武力夺取益州,刘范也非懦弱之辈,不到绝境不会让位于他,刘备只能慢慢的通过其他手段伺机取得益州。
庞统早早的便就此事与刘备进行深谈过。
不是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夺取政权,只要刘备能够将手伸到益州之中,哪怕只是数城之地,以刘备的魅力和能力,足以慢慢撬动整个益州,于无声无息中将之掌控。
袁绍和曹操心中咯噔一声,但是却也没有开口阻止。
他们清楚刘范这么做固然解了一时之困,但也无异于引狼入室,将益州拱手相让。
但是大局如此,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相较于田泽的威胁,刘备坐大之事短时间内只能先放在一边。
本身他们便自身难保,又如何还能在这种事上横插一杠子。
孙策在一旁却是持无所谓的态度,他的手根本伸不到那么远,自然也不考虑这些。
在三方的默许之下,庞统和张松就双方的驻防问题进行了交谈,逐步定下了益州的防守方案。
“好了,既然益州方的战略已经敲定,那么接下来我们商讨一下中原一带的问题。”刘备见双方达成了共识,便继续推进议程。
田泽的两路兵马,一路益州,另一路必然指向中原。
“田承寿将凉州的大量骑兵迁至冀州,并紧锣密鼓的整训,目的不言而喻。但是,其究竟是志在兖州,还是青州,有待商榷。”庞统说道。
袁绍和曹操彼此对视了一眼,齐声道:“青州。”
和田泽交手多次的他们最是清楚田泽的想法和风格。
相较于无险可守的兖州,有着东莱、泰山阻隔的青州无疑更符合田泽的“品位”。
“但是,兖州也可能是目标。”毛玠叹了口气说道。
“田泽于冀州囤驻了近十万精骑,几乎是其麾下近半的骑兵。”
“十万精骑,在中原这种地方,是什么概念,我等都非常清楚。”
“而我们,麾下骑兵加在一起,只怕也凑不出三万之数。”
说到这里,即便是一向冷静的毛玠都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局面,根本没法打。
以前赌的太大,把筹码都输的差不多了,仅剩的本钱是如此捉襟见肘,根本经不起折腾。
“田泽攻打的首要目标必是青州,但是顺手攻打兖州也没什么困难。毕竟,皇甫嵩出山了……”
听到毛玠此言,所有人都沉默了。皇甫嵩出山,影响的可不只是汉室旧臣,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打击也非常之大。
曹操、刘备可都曾在皇甫嵩麾下效力过,对于皇甫嵩的能力非常清楚。
哪怕这位大佬声明不参与中原之战,但是其出山无疑是解放了田泽大量的精力。
别看只是多出了个徐荣,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是曹操和袁绍难以承受的。
原本他们二人对抗的是关羽和徐晃两部,甘宁部有孙策牵制,臧霸部有袁术制衡,司隶之地的张郃部有刘备抵挡,整体维持在平衡状态。
因为有着冀州的牵绊,关羽和徐晃无法抽出全部的精力攻伐中原,整体上等于是二对一,他们甚至还占有不小优势。
而现在,随着徐荣坐镇冀州,关羽和徐晃彻底的得以释放,可用于进攻的兵力甚至不少于他们,还有着不少骑兵。
如此一来,他们彻底坐蜡了。
“皇甫将军,有无争取的可能?”刘范问道。
对于皇甫嵩的为人,他并不清楚。但是对于皇甫嵩的事迹和战绩,他却极为仰慕。
在他看来,这位大汉柱石,既然曾经力挽狂澜过,未必没有争取的可能。
毕竟大汉养士四百载,无数人心怀感恩,都有报效之意。
曹操摇了摇头:“不可能。”
“皇甫将军最重自身名声,绝不会行此事。田泽既然敢请他出山,并且还予其骠骑将军之职、坐镇北方之重任,自是对其信任无比。”
曹操对于皇甫嵩的态度其实也颇为复杂。
有敬佩、有感激、也有不屑。
皇甫嵩一手将大汉从覆没的边缘拉了回来,但是在大汉再一次面临危机时,明明有着解决的能力,却选择了袖手旁观,成为了世家的傀儡。
刘备和袁绍在曹操说完此话后,也微微点头。
刘备最擅识人,早已看清了皇甫嵩的本质。
而袁绍,皇甫嵩本就是当时作为世家领袖的袁家手中刀的存在,他怎么可能不清楚皇甫嵩是啥人。
看着众人的反应,刘范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与失落,原本以为皇甫嵩或许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人物,如今看来,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备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皇甫将军无法争取,我们只能靠自己。”
“关羽和徐晃两部人马,至少不下三十万精锐。以我与本初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其正面抗衡,唯有据城而守。”曹操沉声道。
“但是,那十万精骑!我们如何死守?而且,就怕田泽与我们打消耗战。”
袁绍皱着眉头,一脸凝重地说道:“十万精骑,在平原地区纵横驰骋,我们的步兵根本难以抵挡。”
“而且,骑兵的机动性远非步卒可比,我们需要驻守的区域太大了,关羽和徐晃一旦全力进攻,我们的防线怕是很难坚守。”
“我与孟德麾下的骑兵和马匹太少,经不起太大的损失。”
当初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窘迫。
昔日为了争取那一线机会,袁绍和曹操几乎是把全部家当砸上去了。虽然没有完全亏光,但是剩下的也不太多了。
(本章完)
还是那个问题,守益州必守汉中。
若是汉中丢了,益州始终都会面临威胁。
因此张松请刘备前来,目的不仅是为了守住蜀中,更是为了在汉中丢失后伺机夺回。
只要汉中在手,哪怕是在刘备手中,起码短期内刘范便可高枕无忧。
刘备闻言,毫不犹豫的应下。
帮助刘范,对于刘备而言是分内之事。
而且对于益州,刘备说不感兴趣是不可能的。
若要兴复汉室,益州必须要拿下。
但是,田泽大敌当前,刘备不可能武力夺取益州,刘范也非懦弱之辈,不到绝境不会让位于他,刘备只能慢慢的通过其他手段伺机取得益州。
庞统早早的便就此事与刘备进行深谈过。
不是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夺取政权,只要刘备能够将手伸到益州之中,哪怕只是数城之地,以刘备的魅力和能力,足以慢慢撬动整个益州,于无声无息中将之掌控。
袁绍和曹操心中咯噔一声,但是却也没有开口阻止。
他们清楚刘范这么做固然解了一时之困,但也无异于引狼入室,将益州拱手相让。
但是大局如此,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相较于田泽的威胁,刘备坐大之事短时间内只能先放在一边。
本身他们便自身难保,又如何还能在这种事上横插一杠子。
孙策在一旁却是持无所谓的态度,他的手根本伸不到那么远,自然也不考虑这些。
在三方的默许之下,庞统和张松就双方的驻防问题进行了交谈,逐步定下了益州的防守方案。
“好了,既然益州方的战略已经敲定,那么接下来我们商讨一下中原一带的问题。”刘备见双方达成了共识,便继续推进议程。
田泽的两路兵马,一路益州,另一路必然指向中原。
“田承寿将凉州的大量骑兵迁至冀州,并紧锣密鼓的整训,目的不言而喻。但是,其究竟是志在兖州,还是青州,有待商榷。”庞统说道。
袁绍和曹操彼此对视了一眼,齐声道:“青州。”
和田泽交手多次的他们最是清楚田泽的想法和风格。
相较于无险可守的兖州,有着东莱、泰山阻隔的青州无疑更符合田泽的“品位”。
“但是,兖州也可能是目标。”毛玠叹了口气说道。
“田泽于冀州囤驻了近十万精骑,几乎是其麾下近半的骑兵。”
“十万精骑,在中原这种地方,是什么概念,我等都非常清楚。”
“而我们,麾下骑兵加在一起,只怕也凑不出三万之数。”
说到这里,即便是一向冷静的毛玠都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局面,根本没法打。
以前赌的太大,把筹码都输的差不多了,仅剩的本钱是如此捉襟见肘,根本经不起折腾。
“田泽攻打的首要目标必是青州,但是顺手攻打兖州也没什么困难。毕竟,皇甫嵩出山了……”
听到毛玠此言,所有人都沉默了。皇甫嵩出山,影响的可不只是汉室旧臣,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打击也非常之大。
曹操、刘备可都曾在皇甫嵩麾下效力过,对于皇甫嵩的能力非常清楚。
哪怕这位大佬声明不参与中原之战,但是其出山无疑是解放了田泽大量的精力。
别看只是多出了个徐荣,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是曹操和袁绍难以承受的。
原本他们二人对抗的是关羽和徐晃两部,甘宁部有孙策牵制,臧霸部有袁术制衡,司隶之地的张郃部有刘备抵挡,整体维持在平衡状态。
因为有着冀州的牵绊,关羽和徐晃无法抽出全部的精力攻伐中原,整体上等于是二对一,他们甚至还占有不小优势。
而现在,随着徐荣坐镇冀州,关羽和徐晃彻底的得以释放,可用于进攻的兵力甚至不少于他们,还有着不少骑兵。
如此一来,他们彻底坐蜡了。
“皇甫将军,有无争取的可能?”刘范问道。
对于皇甫嵩的为人,他并不清楚。但是对于皇甫嵩的事迹和战绩,他却极为仰慕。
在他看来,这位大汉柱石,既然曾经力挽狂澜过,未必没有争取的可能。
毕竟大汉养士四百载,无数人心怀感恩,都有报效之意。
曹操摇了摇头:“不可能。”
“皇甫将军最重自身名声,绝不会行此事。田泽既然敢请他出山,并且还予其骠骑将军之职、坐镇北方之重任,自是对其信任无比。”
曹操对于皇甫嵩的态度其实也颇为复杂。
有敬佩、有感激、也有不屑。
皇甫嵩一手将大汉从覆没的边缘拉了回来,但是在大汉再一次面临危机时,明明有着解决的能力,却选择了袖手旁观,成为了世家的傀儡。
刘备和袁绍在曹操说完此话后,也微微点头。
刘备最擅识人,早已看清了皇甫嵩的本质。
而袁绍,皇甫嵩本就是当时作为世家领袖的袁家手中刀的存在,他怎么可能不清楚皇甫嵩是啥人。
看着众人的反应,刘范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与失落,原本以为皇甫嵩或许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人物,如今看来,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备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皇甫将军无法争取,我们只能靠自己。”
“关羽和徐晃两部人马,至少不下三十万精锐。以我与本初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其正面抗衡,唯有据城而守。”曹操沉声道。
“但是,那十万精骑!我们如何死守?而且,就怕田泽与我们打消耗战。”
袁绍皱着眉头,一脸凝重地说道:“十万精骑,在平原地区纵横驰骋,我们的步兵根本难以抵挡。”
“而且,骑兵的机动性远非步卒可比,我们需要驻守的区域太大了,关羽和徐晃一旦全力进攻,我们的防线怕是很难坚守。”
“我与孟德麾下的骑兵和马匹太少,经不起太大的损失。”
当初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窘迫。
昔日为了争取那一线机会,袁绍和曹操几乎是把全部家当砸上去了。虽然没有完全亏光,但是剩下的也不太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