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大局为重
刘备却并没有过于气恼。
早在袁绍和曹操极力推荐他坐这个盟主之位的时候他就知道,其中一定没好事。
但是,始终还是那四个字。
大局为重!
袁绍和曹操如今力有不逮是事实,除了化缘,他们还有什么办法?
“二位且放心,荆州虽然战马不多,但是粮草却是颇为充裕,备可资助本初兄和孟德兄一定的粮食,以保万一。”
听到刘备的这番话,袁绍和曹操欣喜之余也不由得感到有些羞恼。
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有今日。
论及实力,二人在五大诸侯中绝对位居前二,可如今却成了弱势方。
刘备开口后,刘范和孙策也毫不犹豫的跟着接上。
对于此事,他们麾下谋士确是没怎么在意。
虽然有些愤慨,但是此时的南方三州还真不缺粮食。
那些年,甘宁虽然在南方掠夺了大量的人口,但也留下了海量的钱粮。
再加上南方三州原本就产粮极多,而且并未遭到天灾波及。
如今的南方三州富裕到什么程度?刘备、孙策和刘范可以说从来就没有为钱粮操过心。
尽管钱粮多的是世家豪强,百姓依旧只能混一顿饱饭,但是刘备等人想要些钱粮还是不难的。
对于这一点,袁绍和曹操羡慕的眼睛都发红。
他们最阔的时候都没这么奢侈过,真的是苍天无眼。
如今的五大诸侯,其实南北之分还是极其明显的。
袁绍和曹操属于特别能打的,麾下多是经历了无数大战的精兵良将,但却资源匮乏。
刘备、孙策和刘范虽然钱粮不缺,但是硬实力远不及袁曹。而且南方兵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野战方面确实战力不足。
在田泽的威慑下,他们也逐步开始融合起来。
南方诸侯提供钱粮,北方诸侯负责打仗,这无疑是最佳配置。
毕竟益州有着天险,刘备的南阳之地固若金汤,江东水军又不虚甘宁,南方三路诸侯完全稳得住局面。
袁绍和曹操如今的地盘多属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只能是以征战为主。
以刘备等人的情况,完全养得起袁曹。
但是,这终究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场众人都很清楚,这一局面即便能够勉力支撑也维持不了多久。
哪怕南方诸侯的钱粮供给跟得上,袁绍和曹操麾下的人口兵马增长只怕也抵不住消耗。
长此以往,二者终究是会消亡的。
除非……
对于这一点,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敌当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说。
刘备等三人没有提援助条件也是这个原因,不想把袁绍和曹操逼急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为了大局已经牺牲很多了。
尽管是被迫“牺牲”的。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要是真的算清楚,双方的结局只能是一拍两散,各自等死。
因此,尽管三人吃了亏,麾下文臣颇为不甘,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在这紧张且微妙的氛围中,会议继续推进。
刘备环顾众人,神情庄重而沉稳,开口道:“诸位,援助之事虽已初步议定,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要想真正战胜田泽,我们还需谋划长远之策,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一味死守是绝对不可能的,以田泽的发展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实力只会不断拉大,而不会缩小。
所以,防守只是一时的,想要破局,依旧要想办法反攻。
“田泽如今以黄河、秦岭等一线为防线,沿途囤驻了大量的兵马,可谓是固若金汤,只怕难以反击。”沮授沉声道。
屡次主动对田泽发起进攻,始终毫无寸进,袁绍对于田泽方的防守能力是极为了解。
连田泽的被动反击都击不败的他们,真的有能力反击吗?
田泽的地盘连成一片,他们能够攻打的无非是冀州、司隶和凉州三州。
从地形上来看,看似最适合进攻的是一马平川且富饶的冀州。
但如今驻守冀州的可是徐荣!
尽管这位鲜少出手,但是田泽麾下第一防守大将的名号他们还是听过的。
而且,关羽、徐晃、甘宁、臧霸四大军团也都囤驻在冀州附近,仅是应对他们就足够头疼得了,哪里还有精力反击。
司隶之地更不用提了,周边关卡的难度在讨董之时他们就领教过。
田泽迁都长安,在司隶必然是囤驻了重兵,而且有徐晃这一名将驻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至于西凉,又回到了那个死结,他们有那么多的骑兵吗?
“我们唯一可以进攻的方向,只有西凉。”庞统沉声道。
曹操眉头紧锁,缓缓开口:“士元,西凉之地,地广人稀、一马平川,是骑兵横行之地,若无大量骑兵与之抗衡,我们前去,无异于自寻死路。可如今我们的骑兵数量不足。”
“而且,避开司隶攻伐西凉,唯有通过汉中之地。”
曹操似是无意的看了刘备和刘范一眼,并不再多言。
骑兵作战,不是刘备所长,更不是荆州兵所长。
而刘范,更只能算是个添头。
庞统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神色,说道:“孟德公所言极是,骑兵数量不足,确实是我们进攻西凉最大的阻碍。”
“但统认为,并非没有解决之道。而且,唯有夺下西凉,我们才有产马之地,能够与田泽抗衡。”
昔日坐视西凉丢失,从现在看确实是一手败笔。
但是当时的他们也没有办法。
公孙瓒和田泽明显是穿一条裤子的,西凉之战不过是走个过场,他们根本插不进去手。
真的出兵,估计被二人联合吊打的可能性更高些。
况且那时的田泽在冀州方向兵力相对捉襟见肘,攻伐冀州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西凉产马,但冀州多钱粮。
攻下冀州,袁绍和曹操的资源紧缺问题便能得以解决,与田泽之间的战线也更加绵长,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别看如今他们精诚团结,南方诸侯对他们又是出马又是出粮的。
但是从本质上,他们还是仰人鼻息。主动权已经从袁绍和曹操转移到了刘备等人手中。
昔日的盟主碍于局势,不得不退位,其中滋味只有袁绍自己清楚。
庞统所言的攻打西凉,得利最大的是刘备,而不是他们。
但是,大局为重!
袁绍和曹操以大局暗中胁迫南方诸侯资助,刘备又何尝不是以大局暗中胁迫袁绍和曹操支持他攻打西凉。
(本章完)
刘备却并没有过于气恼。
早在袁绍和曹操极力推荐他坐这个盟主之位的时候他就知道,其中一定没好事。
但是,始终还是那四个字。
大局为重!
袁绍和曹操如今力有不逮是事实,除了化缘,他们还有什么办法?
“二位且放心,荆州虽然战马不多,但是粮草却是颇为充裕,备可资助本初兄和孟德兄一定的粮食,以保万一。”
听到刘备的这番话,袁绍和曹操欣喜之余也不由得感到有些羞恼。
真没想到,他们竟然会有今日。
论及实力,二人在五大诸侯中绝对位居前二,可如今却成了弱势方。
刘备开口后,刘范和孙策也毫不犹豫的跟着接上。
对于此事,他们麾下谋士确是没怎么在意。
虽然有些愤慨,但是此时的南方三州还真不缺粮食。
那些年,甘宁虽然在南方掠夺了大量的人口,但也留下了海量的钱粮。
再加上南方三州原本就产粮极多,而且并未遭到天灾波及。
如今的南方三州富裕到什么程度?刘备、孙策和刘范可以说从来就没有为钱粮操过心。
尽管钱粮多的是世家豪强,百姓依旧只能混一顿饱饭,但是刘备等人想要些钱粮还是不难的。
对于这一点,袁绍和曹操羡慕的眼睛都发红。
他们最阔的时候都没这么奢侈过,真的是苍天无眼。
如今的五大诸侯,其实南北之分还是极其明显的。
袁绍和曹操属于特别能打的,麾下多是经历了无数大战的精兵良将,但却资源匮乏。
刘备、孙策和刘范虽然钱粮不缺,但是硬实力远不及袁曹。而且南方兵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野战方面确实战力不足。
在田泽的威慑下,他们也逐步开始融合起来。
南方诸侯提供钱粮,北方诸侯负责打仗,这无疑是最佳配置。
毕竟益州有着天险,刘备的南阳之地固若金汤,江东水军又不虚甘宁,南方三路诸侯完全稳得住局面。
袁绍和曹操如今的地盘多属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只能是以征战为主。
以刘备等人的情况,完全养得起袁曹。
但是,这终究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场众人都很清楚,这一局面即便能够勉力支撑也维持不了多久。
哪怕南方诸侯的钱粮供给跟得上,袁绍和曹操麾下的人口兵马增长只怕也抵不住消耗。
长此以往,二者终究是会消亡的。
除非……
对于这一点,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敌当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说。
刘备等三人没有提援助条件也是这个原因,不想把袁绍和曹操逼急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为了大局已经牺牲很多了。
尽管是被迫“牺牲”的。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要是真的算清楚,双方的结局只能是一拍两散,各自等死。
因此,尽管三人吃了亏,麾下文臣颇为不甘,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在这紧张且微妙的氛围中,会议继续推进。
刘备环顾众人,神情庄重而沉稳,开口道:“诸位,援助之事虽已初步议定,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要想真正战胜田泽,我们还需谋划长远之策,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一味死守是绝对不可能的,以田泽的发展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实力只会不断拉大,而不会缩小。
所以,防守只是一时的,想要破局,依旧要想办法反攻。
“田泽如今以黄河、秦岭等一线为防线,沿途囤驻了大量的兵马,可谓是固若金汤,只怕难以反击。”沮授沉声道。
屡次主动对田泽发起进攻,始终毫无寸进,袁绍对于田泽方的防守能力是极为了解。
连田泽的被动反击都击不败的他们,真的有能力反击吗?
田泽的地盘连成一片,他们能够攻打的无非是冀州、司隶和凉州三州。
从地形上来看,看似最适合进攻的是一马平川且富饶的冀州。
但如今驻守冀州的可是徐荣!
尽管这位鲜少出手,但是田泽麾下第一防守大将的名号他们还是听过的。
而且,关羽、徐晃、甘宁、臧霸四大军团也都囤驻在冀州附近,仅是应对他们就足够头疼得了,哪里还有精力反击。
司隶之地更不用提了,周边关卡的难度在讨董之时他们就领教过。
田泽迁都长安,在司隶必然是囤驻了重兵,而且有徐晃这一名将驻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至于西凉,又回到了那个死结,他们有那么多的骑兵吗?
“我们唯一可以进攻的方向,只有西凉。”庞统沉声道。
曹操眉头紧锁,缓缓开口:“士元,西凉之地,地广人稀、一马平川,是骑兵横行之地,若无大量骑兵与之抗衡,我们前去,无异于自寻死路。可如今我们的骑兵数量不足。”
“而且,避开司隶攻伐西凉,唯有通过汉中之地。”
曹操似是无意的看了刘备和刘范一眼,并不再多言。
骑兵作战,不是刘备所长,更不是荆州兵所长。
而刘范,更只能算是个添头。
庞统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神色,说道:“孟德公所言极是,骑兵数量不足,确实是我们进攻西凉最大的阻碍。”
“但统认为,并非没有解决之道。而且,唯有夺下西凉,我们才有产马之地,能够与田泽抗衡。”
昔日坐视西凉丢失,从现在看确实是一手败笔。
但是当时的他们也没有办法。
公孙瓒和田泽明显是穿一条裤子的,西凉之战不过是走个过场,他们根本插不进去手。
真的出兵,估计被二人联合吊打的可能性更高些。
况且那时的田泽在冀州方向兵力相对捉襟见肘,攻伐冀州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西凉产马,但冀州多钱粮。
攻下冀州,袁绍和曹操的资源紧缺问题便能得以解决,与田泽之间的战线也更加绵长,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别看如今他们精诚团结,南方诸侯对他们又是出马又是出粮的。
但是从本质上,他们还是仰人鼻息。主动权已经从袁绍和曹操转移到了刘备等人手中。
昔日的盟主碍于局势,不得不退位,其中滋味只有袁绍自己清楚。
庞统所言的攻打西凉,得利最大的是刘备,而不是他们。
但是,大局为重!
袁绍和曹操以大局暗中胁迫南方诸侯资助,刘备又何尝不是以大局暗中胁迫袁绍和曹操支持他攻打西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