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hangjiew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83章 骑兵出现
  而且,由于洪旭大军采取的是骑兵主攻战术,一旦骑兵突破了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避免正面交锋的直接损失,郑鸿逵决定不在此地硬抗,而是选择拖延战机,争取更多的拖延,等待李霄林的增援部队赶到。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鸿逵迅速指挥前锋迎敌而上,依靠先锋骑兵的机动性,牵制住洪军的前锋。与此同时,他命令部将领百余名骑兵上前助战,进一步阻碍洪军的推进。
  郑鸿逵明白,这一战虽然艰难,但并非无法逆转的局面,只要能够为即将赶来的李霄林的援军争取足够的时间,局势便能迎来转机。为了进一步拖延时间,他甚至将身边的三十多个家丁骑兵也派出,指挥他们分散向洪军两翼发起袭扰。
  如此一来,洪军的兵力分散,进攻的速度自然会受到制约。
  与此同时,郑鸿逵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一面维持阵型,一面缓缓向东撤退,诱使洪旭派出兵力进行截击。若能够成功引诱洪军的主力出击,他就能以更加有利的局势迎接李霄林的援军。
  然而,这一切并不如郑鸿逵所愿。洪旭的战术同样缜密,他不仅料定郑鸿逵会采取这种撤退策略,而且早已在河谷的东侧布下了迂回包抄的部队,准备在敌人最为薄弱的时刻,一举包围并歼灭其残兵败将。
  洪军的兵力虽然不如郑鸿逵的强大,但在这片狭窄的河谷中,洪军的骑兵灵活机动,完全能够利用地形的优势,迫使郑鸿逵陷入被动。即便洪旭麾下的兵力远不如郑军强大,但此地的局势使得郑军的优势并未能完全发挥出来。
  不过,郑鸿逵手中还有几千“肉盾”——这些将士大多来自民众,战斗力虽不强,但却足以消耗洪军的兵力,并为真正的主力部队创造机会。
  山坡上的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郑鸿逵的目光始终望向那条通向东面的旷阔河谷地,期望早点看到李霄林的援军抵达,彻底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
  与此同时,李霄林的部队也在加速行进。尽管他们已经成功赶走了洪旭的哨骑,但两军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李霄林的兵马尚未完全接近。
  如果此时郑鸿逵的主力无法抵挡洪旭的攻势,整个局面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
  “若能拖延片刻,便能翻盘。”郑鸿逵额头上的冷汗悄然滑下。
  郑鸿逵的家丁兵力素以精锐闻名,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早有准备。在接到军官们的命令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斗之中。
  此时,前锋的百余战兵已紧紧跟随其后,二者一合力,利用精准的箭矢齐射,迅速打断了洪旭部队原本气吞万里的进攻势头。
  洪旭的伏兵尚未完全成型,缺乏铁甲护卫的民兵在箭雨的洗礼下纷纷倒下,惨叫声震耳欲聋。这些地方的民兵,刚开始时还抱有一线希望,显得有些士气。
  但一旦遭遇反击,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当死伤数十人后,他们的阵脚开始松动,士气暴跌。如果不是洪旭亲自压阵,带着他的精锐“老本兵”紧随其后,这群缺乏作战经验的民兵恐怕早已溃败。
  这一战再次证明了一个铁的事实——这种临时拉来的、缺乏训练的部队,根本无法在真正的战场上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敌军精锐的压制下,他们的虚弱和不堪一击暴露无遗。尽管这些民兵充当了洪旭军的“肉盾”,减轻了精锐士兵的损失,但他们根本无法支撑起整个战局的稳定。
  洪旭深知,他的“老本兵”,虽说身经百战,装备精良,但并非万能。在面对郑鸿逵那支强大并且训练有素的部队时,老兵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和郑军对抗的过程中,洪军的阻击兵马渐渐感到疲惫,随着伤亡的增加和兵力的劣势,他们的战斗力逐步下降,局势开始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最终,尽管双方进行激烈的对抗,洪军的阻击兵马依然无法有效阻挡郑鸿逵的主力,他们只能边战边退,试图保住自己的队形。
  此时,洪旭并未急于下定论,他深知,若能够继续打压郑鸿逵的主力,逼迫其退至更为不利的地形,那么自己便能在后续战斗中占据更大优势。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他决定继续观察和等待,试图从这场战斗中找出突破口。
  经过了近两刻钟的激烈交战,郑鸿逵的部队终于开始显现出疲态,开始向东面宽阔的河谷平地上撤退。洪旭眼见局势有了转机,心中暗暗庆幸自己的伏击计划似乎要得手。
  然而,郑鸿逵的反应也非他所预料的那般迟钝。洪旭带着自己的一支伏击兵马,原本准备在敌人退至不利地形时发起攻击,然而他很快发现,郑鸿逵的主力似乎并不急于撤离,而是刻意在后方调整阵型,似乎在等待某个时机。
  洪旭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过早地做出了判断,过于急于出击,导致战局尚未完全明了便轻举妄动。
  因此,洪旭决定再次等待,观察郑鸿逵接下来的动作,他命令自己的部队稍作整理,保持警惕,并放缓推进的速度。
  正当此时,郑鸿逵的主力已经成功从狭窄的河谷区域撤退,进入了东面更为开阔的平地洪旭目光一凝,如果再继续拖延,自己的伏兵就可能错失最佳时机。就在他准备调动伏兵的同时,另一支洪军的迂回部队悄然从山谷侧后方悄然逼近。
  洪旭的陷阱似乎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但郑鸿逵此时反应也极为迅速,知悉敌人意图后,他果断下令保持阵型不变,一方面防备敌人的突袭,另一方面逐步退向平地,缓解前线的压力。
  这一举动让洪旭措手不及,不仅如此,郑鸿逵还刻意挑选了一个能够有效拖延时间的地点,使得洪旭原本的伏击兵力不得不重新调整位置。
  当洪旭的伏兵终于准备好发起攻击时,郑鸿逵的撤退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在他预设的战术下,洪军的阻击兵马也开始逐渐撤退,试图重新编排阵型,以应对接下来的激烈战斗。
  不过,洪旭并未因郑鸿逵的撤退而放松警惕,他立刻下令,要求自己的伏击部队加快速度,准备迎头痛击。他的目标是迅速逼迫郑鸿逵的部队作出决断,迫使其进入更为不利的局面。
  这支伏击兵马在看到郑鸿逵撤离的时机后,毫不犹豫地展开冲锋,咆哮声如雷贯耳,带着强烈的冲击力扑向了正在缓慢撤退的郑军。洪旭眼看形势逐渐有利,指挥着自己的主力继续向前推进。面对突然袭来的敌人,郑鸿逵的部队虽然极力抵抗,但由于两军兵力悬殊,战况依然异常惨烈。当洪旭的第二波伏兵从河谷南面的缓坡上冲杀而下时,整个战场几乎变成了一个混乱的战场。
  洪旭的士兵一波接一波涌上,形成了“漫山遍野”的局面,气势汹汹,给郑鸿逵的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面对这一场几乎没有退路的战斗,郑鸿逵知道,自己的部队要么能成功突围,要么就将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他的心跳愈加剧烈,但冷静的思维依然未曾放松,他在等待李霄林的大军。洪旭的军队在与郑鸿逵的对抗中,原本就处于优势的局面,当他们后方阵营的旗帜飘扬起来时,所有的士兵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瞬间士气大振。
  洪军的“迂回包抄”成功地冲击了郑军的前线,瞬间让洪军的兵力看起来似乎占据了上风。特别是在那些训练不足、只会掩护身后的流民兵的加入下,洪旭的阵营看似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事实上,虽然洪旭的军队在纸面上占据了兵力上的上风,但大多流民兵的战斗力与训练差距,注定了这场战斗的结局不会如此简单。
  与之相对的,郑鸿逵虽然阵中将士的作战能力普遍强于洪旭的流民兵,甚至拥有更强的步兵和骑兵力量,但想要轻易撕开洪旭的防线,还是需要合适的战机。
  而此时,双方正处于激烈的攻防中,战局尚未决定,整个河谷中充斥着杀戮的气息,尸体开始堆积在两军阵前,血腥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洪旭军的迂回兵马从山坡上源源不断地冲下来,随着每一波攻击的展开,他们迅速调整阵型,试图用更密集的战线压制郑军。
  但这些临时征召的流民兵在军阵冲锋时显得非常混乱,尤其是在山脚下,几乎每次冲锋都会伴随着士兵间的踩踏,甚至有些流民兵完全失去指挥,纷纷向四面八方溃散。然而,这样的混乱并未动摇洪军的信心,毕竟,在他们看来,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吴耀和梁超在这时察觉到,洪军的阵型在连续的冲锋中已经出现了不小的漏洞,特别是那些缺乏经验的兵力正暴露出指挥和协调上的巨大问题。借着这个机会,二人悄然带领麾下的数十名骑兵,从洪军的侧翼悄然绕出。
  这个位置的选择,不仅能有效避免与“野战军”正面交锋,还能为日后与洪旭的主力军接应争取更多时间。
  “胜利已近。”吴耀心中不禁暗自感叹,他瞥了一眼前方的战场。
  洪旭正骑在马上,旗帜已经悄然从河谷深处升起,十几个亲兵紧随其后,威风凛凛。
  然而,正当吴耀和梁超的队伍准备向东南方向进军,与洪旭会合之际,河谷的另一边,却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几乎是在瞬间,整个战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压迫,冲天的尘土中,一支严阵以待、气吞山河的军队从另一侧猛然杀出。
  这支军队的阵形稳如磐石,步兵手持盾牌,枪兵列阵,宛如一道钢铁长城向洪旭的军队迎面而来。
  “怎么回事?”洪旭的眼睛猛地睁大,看到的这一切几乎让他无法相信。
  李霄林骑马迎阵,身边的“野战军”迅速汇集在一起,在鼓号的指挥下如猛兽般展开冲击。六个局的士兵快速铺开,形成了宽阔的正面战线。那一列列步兵,盾牌高举,长枪如林,齐整的步伐与步枪的铁齿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几乎挡住了整个河谷的平地。
  李霄林身穿精锐战甲,气吞万里如山一般威压而来,他的军队如同一道无坚不摧的钢铁长矛,目标直指洪旭的侧翼。
  “阵型!列阵!”洪旭的脸色骤变,他意识到,自己的计划似乎被打破了。
  李霄林的军队显然不是洪军原本的预期对手,阵形整齐、气势磅礴,完全不同于洪旭所遇到的任何敌人。两军的距离已经非常接近,李霄林的步兵迅速开始推进,黑盔红缨的军队如潮水般扑来,几乎将洪旭的军阵完全覆盖。
  李霄林的军队并非单纯的步兵和骑兵的简单组合,而是一支经过长期训练、纪律严明的精锐部队。尤其是他的两列刀盾手,威力之强几乎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
  刀盾手排列成两列,盾牌密集得如同铜墙铁壁,而刀锋则锋利无比,整齐的阵型与攻击的步伐让洪旭军的兵力显得异常脆弱。紧随其后的是四个长枪兵的排列,这些士兵站得笔直,长枪高扬,锐不可挡。
  李霄林并没有急于发动全面进攻,而是凭借着强大的阵型压制洪旭军的动能,迅速地将洪军的侧翼包围起来。
  洪军原本意图迂回包抄的战略,此刻变得岌岌可危,面对如此强大的抵抗,洪旭的军队的反应迟缓,许多士兵已经陷入了恐慌。
  “快!迎击!退后!不要慌!”洪旭急得双眼发红,但很快便发现,自己的命令似乎并未能有效组织起兵力进行反击。
  在这片广阔的河谷中,李霄林的军阵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空隙,而洪旭的军队却在错乱的指挥和阵型的混乱中显得愈加脆弱。
  李霄林身旁的亲卫队已经冲破了洪军的第一道防线,他的目光锐利如剑,迅速判断出洪旭军阵中的破绽,随即下令增加压制力。他的“野战军”全力前推,剑与枪的碰撞声回响在河谷中,洪旭军的阵线瞬间开始崩溃。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