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hangjiew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84章 击溃
  洪旭最初的胜利幻象随即被现实无情撕碎,战局急转直下,危机四伏。
  而此时的李霄林,正带领他的军队一步步压缩洪军的生存空间。
  要知道,洪旭军中充斥着大量刚刚征召的流民,他们在面对逆境时常常会立即崩溃、溃不成军,但李霄林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决定将自己军中为数不多的哨骑兵派遣至两翼。
  这是为了通过快速的袭击扰乱洪军军心,借此制造混乱,打乱敌军阵脚。
  李霄林明白,虽然洪军的主力并不强大,但一旦给敌人留下喘息的机会,他们便有可能反扑,带来更大的损失。
  他很清楚,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疏忽大意,尤其是轻敌冒进,这种一时的轻视往往会导致大军的覆灭。
  因此,尽管局势看似可控,他依旧保持高度警觉,每一步都步步为营。
  与此同时,吴耀和梁超带着他们的麾下部队,已悄然潜伏在洪军的内侧,他们特意选择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位置,卡在洪军阵中的中间。
  吴耀和梁超两人心中清楚,眼下的洪军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兵力分散,士气低落,而他们的任务便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寻找机会破坏阵形,扩大混乱。
  两人所带的部队并非精锐且都是洪军,他们的目标也并不是与洪军进行正面交锋,而是通过扰乱敌阵,扰乱洪军的士气和指挥,使敌人处于混乱状态。
  这支部队的精锐仅有几十人,而他们的后方,还有一大批为了逃避战斗而落在后方的地方民兵。
  大部分民兵在面对真正的战斗时早已四散,剩下的不过是些毫无经验的杂兵,打击力极其有限。
  眼下,吴耀和梁超必须迅速决定下一步行动,因为距离明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只有三百步之遥。
  他们紧张地观察着洪军的动向,透过逐渐散开的敌军队列,能够看到远处如同黑色洪流一般汹涌而来的“野战军”冲锋阵列。
  那是李霄林军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吴耀和梁超的心中不禁一紧。
  虽然他们在洪军内部的隐蔽位置并不容易被察觉,但一旦“野战军”抵达并开始发起攻击,他们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
  此时,两人默契地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他们的关键任务是趁机制造混乱,使得剩余的杂兵能够溃散,然后趁机寻找机会接近洪旭的主力部队。
  一旦他们能成功接近,便可以趁机发动突袭,打乱洪旭军的指挥和士气,助力李霄林取得最终胜利。
  然而,吴耀和梁超并不认为,这支临时拼凑的洪军能够经受住“野战军”的一击。
  经过长时间的整训,野战军的训练程度早已远远超越了这支毫无战斗经验的洪军。尤其是在战斗开始时,洪军的士兵并未完全列阵,战术安排更是杂乱无章,根本无法应对野战军的冲击。
  与此同时,洪旭军的督阵兵也已经准备好迎接战斗。如果此时形势不利,督阵兵势必会引发士兵的恐慌,进而导致整个阵型崩溃。
  不仅如此,明军的哨骑兵已经悄悄绕到了洪军的后方,开始对其后路进行袭击,切断了他们的撤退通道。
  李霄林的战术早已准备妥当,骑兵先行进入敌阵,制造了混乱。
  洪军的哨骑显然未能料到这支明军骑兵竟能如此迅速地出现在他们的后方,断绝了他们的撤退之路,洪军的溃败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些明军的哨骑经验丰富,无论是骑马射箭,还是近战搏杀,他们都游刃有余。即使是在与洪军的面对面交锋中,明军骑兵也丝毫不落下风,尤其是在洪军未能完全列阵时,他们的机动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一轮轮弓箭射出,明军骑兵开始纵马疾驰,迅速逼近洪军阵地。
  而随着战斗的推进,洪军的阵线越来越被压缩,许多本应坚守阵地的士兵在冲击面前四散逃跑。
  吴耀和梁超见状,知道时机已至,便立刻命令手下的杂兵分散开来,趁机与洪军的溃兵混杂在一起,向着后方推进。
  随着战斗的深入,洪军的抵抗逐渐趋于崩溃,吴耀和梁超的任务也逐渐变得清晰——他们必须趁此机会,迅速找到洪旭的主力部队,助力李霄林一举击败洪军,彻底扭转战局。
  这些地方民兵组成的洪军,大部分并未配备盔甲,甚至连盾牌也缺乏,他们只能依赖自己脆弱的肉体与单薄的装备抵御敌人的攻击。
  初时,明军的弓箭手便开始了疯狂的射击,利箭像雨点般落下,划破空气,射入洪军的阵地。箭矢虽然不算极为精准,但数量极其庞大,弓弦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起。
  很快,阵前便传来了凄厉的惨叫声。原本还站得稳的地方民兵,在箭雨的打击下瞬间崩溃,十几名士兵如被击中的猎物一般跌倒,鲜血飞溅,惨嚎不断。
  这些原本训练稀松的民兵在这种情况下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冲锋阵型迅速变得混乱不堪。恐惧像瘟疫般蔓延开来,从前方的战斗传导到后方,一部分兵士开始慌乱逃窜,另一些则是茫然不知所措。
  军心动摇,阵线开始瓦解,局势急转直下。其中一些洪旭麾下的老兵眼见如此局面,心中不禁一阵焦急,这种时候若不果断出手,那整支军队就会在混乱中溃败。
  而他们的对手,明军的骑兵,显然不像这群民兵那样容易对付。
  此时,洪旭的两名副官果断地带领数十名经验丰富的战兵,直扑那些落在后方、跑得慢的地方民兵。这些民兵被逼得如同猪一样,被一刀刀砍杀,场面血腥无比。
  “给我杀!”一名军官挥舞着长枪,带领手下的战兵无情地撕开了民兵的防线。
  这些老兵身披铁甲,手持长枪,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宛如一堵移动的铁墙,冲入敌阵。
  地方民兵根本无法抵挡他们的进攻,虽然部分士兵奋力反抗,但毕竟训练差距太大,许多人甚至没有机会拔出兵器便已倒下。
  洪旭此时已经意识到形势的紧迫,身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他深知,若不能及时控制住局面,整支大军恐怕会在这片混乱中彻底崩溃。偏偏他依靠的部队,多是缺乏训练的新兵,而老兵们虽然经验丰富,却并非无敌。尤其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明军攻击时,即使有老兵的约束,也未必能够稳住全军的阵脚。
  洪旭立刻命令塘马前去,试图通知麾下的军官尽快组织撤退,至少要确保能够带走一部分精锐部队,以保全实力。但眼下,距离撤退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有效的反应。
  洪旭心头焦急,但他知道,纵使再急,再猛的指令也无法在一瞬之间让整个军阵做出反应。
  这个时候,他身后传来的咒骂声和喊杀声交织成一片,士兵们的恐惧情绪如同风暴般席卷了整个阵营。明军的出现,让本就疲于奔命的洪旭军阵更加混乱,节奏逐渐被打乱,连带着原本的攻击计划也彻底搅乱。
  随着明军的步步逼近,洪旭的军队终于在“野战军”的攻击下完全失去了秩序。冲锋的兵力已经被分割成了若干个小队,而这些小队中的大多数,已经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军阵中的老兵们竭力维持着最基本的秩序,但也已无法遏制军中的溃散趋势。
  “阵型散了!散了!”一名副官嘶声力竭地喊道。
  虽然他尽力控制局面,试图用命令约束兵士,但效果微乎其微。
  就在这时,明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洪旭军的右侧已经开始出现了溃兵,士兵们大多数已被彻底吓破了胆,不再敢与敌人对抗。
  一些原本应该出现在战斗中的精锐部队,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后撤。然而,最为致命的打击来自侧面。
  当洪旭的军阵还在努力维持阵型时,明军已经从侧翼发起了强势攻击。盾牌兵以整齐的阵型构成一道防线,长枪如林,枪尖寒光闪烁,每一次突刺都伴随着士兵的哀嚎与鲜血。
  地方民兵根本没有任何防护,刚刚遭遇的弓箭伤害尚未完全治愈,便又遭遇了近距离的肉搏。
  这些无甲的民兵们无法抵挡明军的锋利武器,戚刀、长枪、斧钺的攻击令他们根本无法反抗。
  冲击的兵器锋利而迅猛,每一刀每一枪都如死亡的使者,挥动间便从生命中剥夺了他们的所有。鲜血如注,血肉横飞,惨叫声、呐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血腥与混乱。
  部分地方民兵见状,情急之下转身逃跑,但他们刚刚试图脱离战场,却被后面的兵士挡住了去路。两侧的战士已经互相推搡,军阵的混乱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野战军”的强攻下,洪旭的军队彻底崩溃,最为惨烈的一幕发生了——左侧的老兵正准备反击,右侧却在溃逃中死死卡住,结果是两边的队伍竟然互相挤压,形成了僵局。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的错综复杂,到最终的彻底溃败,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洪旭在指挥下迅速做出反应,但显然,已是为时过晚。
  所有的预备计划和应对策略,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和自己阵中的混乱时,都变得苍白无力。而
  这一切,都在明军的冷酷推进中,逐步走向了无法挽回的结局。
  尽管洪旭军中仍有一些老兵,他们曾在福州地区经历过数次起义和土匪的镇压,凭借他们的作战经验与个人武艺,仍然能够与敌军激烈交锋,甚至能够在混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这些老兵如今所面对的敌人,早已不再是那些散乱的民兵或者杂牌军。
  郑鸿逵麾下的精锐部队——野战军,拥有完备的军阵和精锐的兵力,训练有素,作战时能够配合默契,攻防之间形成铁壁般的屏障。
  洪旭军的战斗力曾在一段时间内让敌人胆寒,尤其是在镇压叛乱和土匪时,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屡屡取胜。
  可现在,洪旭军的兵力与民兵混杂,尤其是大量地方民兵的加入,虽然增加了数量,但却大大削弱了整体的战力。
  地方民兵大多数并未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他们仅仅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而被临时召集,面对正规军队的压迫,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这些民兵常常心生畏惧,看到敌军压境便会产生慌乱,甚至开始相互踩踏,失去了基本的秩序与协同。
  更糟糕的是,这些民兵并不是单纯的散兵游勇,他们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许多甚至在突如其来的战斗中表现得犹豫不决,而面对正面强敌,更是直接陷入极度的慌乱。
  郑鸿逵见状,毫不迟疑地调整部署,指挥原本用以防守的数百兵马全数投入了反击。
  随着他一声令下,郑军的精锐迅速成阵,铁骑出击,掀起了如潮水般的进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反扑,洪旭军的士气彻底崩溃,曾经咄咄逼人的阵形一瞬间被撕裂。
  原本坚不可摧的战线在郑军精锐的攻势下瞬间出现了大规模的溃散,眼见自己大军失去控制,洪旭军的士兵们纷纷开始向后退却。
  随着一声声的惨叫和哀嚎,洪军的溃兵像潮水一般向后涌去那些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战斗的地方民兵更是早已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不再顾及什么荣誉和忠诚,只求一条生路。
  而洪旭军的老兵们,也在这一瞬间作出了冷静的决策——他们没有拼死抵抗,而是趁机顺势撤退。
  毕竟,与其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和这些经验尚浅的地方民兵同归于尽,不如借机逃脱,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撤!快撤!”洪旭军中军官们在惊慌中大喊。
  面对溃兵如潮,郑鸿逵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决定于最后的反扑。
  如果此时不加速追击,洪旭军的老兵可能会在混乱中重新组织起反击力量,甚至给郑军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兄弟们!杀敌不过一瞬,乘胜追击!”郑鸿逵的声音铿锵有力,他挥刀指向前方。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